水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漳州元素上春晚啦还有这些福建元素亮相央 [复制链接]

1#

今天大年初一啦

小伙伴们起床拜年了吗?

昨晚这些福建元素亮相央视

你留意到了吗?

漳州水仙花再现央视春晚

图为昨晚的春晚现场

“没错,那就是我种植的水仙花”2月4日晚,央视年春晚正在现场直播中,当直播镜头扫过台下嘉宾席桌上的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时,漳州市龙海九湖的花农陈福高兴地叫出来。

其实,许多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几乎每年央视春晚,嘉宾席的每张桌子上都摆放水仙花,而这些“凌波仙子”大都来自“中国水仙花之乡”——福建漳州。

水仙花是“漳州三宝”之一,是漳州的市花、福建的省花、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由于水仙只需用清水供养而不需土壤来培植,水仙的根,如银丝,纤尘不染;水仙的叶,碧绿葱翠传神;水仙的花,有如金盏银台,高雅绝俗,婀娜多姿,清秀美丽,洁白可爱,清香馥郁,且花期长,因而在文人墨客笔下,又有“凌波仙子”之美誉。在很多地方,每过新年,人们都喜欢清供水仙,点缀做为年花。现在作为市花及省花的水仙花,已是漳州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品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

“我家世代种植水仙花”的陈福是漳州市龙海九湖镇田中央村村民,田中央位于漳州市区南郊,传统的漳州水仙花主产地之一。由于从事水仙花产业多年,在业界有了一定的名气,前几年他当选为漳州市水仙花协会副秘书长,并成立了自已的“水仙花专业合作社”。

“这几年来央视春晚的水仙都是我铺里订的,今年节目组共来订了多盆水仙花”陈福说,他早在几年前就在北京租下一个店铺,专营水仙花等花卉产品,元月中旬时,就有剧组的工作人员来到店里,订下了多盆水仙花,“都要求在除夕夜前一两天能开花的”。

“经过我精心挑选,28日上午先运走60多盆,2月1日上午又运走多盆,然后我就于2日上午才赶回漳州过年”陈福说,这些水仙花都是用清水供养在红色的花盆中,每盆大约都是八九个花球。

“都是纯花球,没有经过雕刻的”陈福说,在漳州本地,传统水仙花可进行雕刻,形成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但在北方,受气候因素等影响,不利于水仙花雕刻,所以他所销售的都是纯花球。

“很高兴啊,在春晚里能看到我们漳州的水仙花”陈福说,赠送水仙的含义是赞美您心好必有好运,祝您吉祥如意,万事称心,所以便有了“吉祥”之意。正是因为水仙花的特殊寓意,让它成为了春晚的常客。

福州夜景灯光秀4次亮相央视

昨晚展现福州传统与时尚面貌的

闽江夜景灯光秀

4次亮相央视

灯光秀。记者原浩摄

前两次分别在17:40与18:50

《一年又一年》栏目

↓↓↓

第三次在19:25中央电视台一套

《新闻联播》

↓↓↓

第四次在19:4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

来看高清大图——

剧透!今晚泉州将登央视

《春节戏曲晚会》将于今天19时30分在CCTV-11首播。届时,泉州分会场将华丽上阵,泉州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闽南民间歌舞、南少林武术等将携手亮相,共约30分钟。

《春节戏曲晚会》涵盖包括京剧、昆曲、豫剧、木偶戏、梨园戏等18个剧种,此外还有南音、戏歌、舞蹈以及相声、情景剧等。除了主会场丰富多彩的节目之外,晚会还将通过三个分会场来提升晚会的整体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三个分会场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且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分别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十三朝古都陕西西安;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成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闽南文化的代表性地区福建泉州。

届时

全球观众都能观看到

千年泉州府文庙前

以福船为背景的大型露天舞台上

从技惊四座的提线木偶

到南音、梨园、高甲的尽情表演

再到闽南传统歌舞剧的精彩演出

节目尽展泉州文化韵味

晚会有哪些精彩画面呢?

就跟着小编一起

通过之前的晚会录制现场

先睹为快吧!

一个个惠安女舞姿婀娜,她们的银腰链在灯光下闪着光芒;一名名采莲女手挎红漆篮,与扛酒小伙一唱一和,诗意还原多年习俗“嗦啰嗹”。

数十个小学生手提红灯笼,大声喊出“过年啦!过年啦”,喜庆欢快的气息传遍全场。

一根根细丝下的木偶小狮子,仿若灵活的演员载歌载舞;

一尊尊掌中木偶“小仙女”,轻盈抛起的彩带飘逸多姿;

最后,数十名武僧呐喊武出少林拳术,现场拳风呼啸;

拍胸舞者跳起粗犷豪放的“东方迪斯科”,溅起舞台水花一片……

余演员共舞开场尽展泉州非遗魅力

“开场舞由泉州13个单位、多名演员合作完成,是泉州分会场节目中演员最多的!”开场舞节目导演、泉州市艺术馆副馆长丁聪辉介绍,开场舞共编排了两个版本,都凸显了泉州的非遗特色,尽展泉州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惠安女、蟳埔女、掷铙钹、泉州刣狮、嗦啰嗹、南少林武术等非遗项目魅力。

梅花奖得主领衔文都艺苑春满梨园

山海怀抱的闽南大地,是花团锦簇的戏曲大观园。晚会现场有两个节目,分别展现典雅清丽的泉州梨园戏和亦庄亦谐的高甲丑行。

传统梨园乐曲悠扬响起,“二度梅”获得者曾静萍领衔,梨园戏演员款款上场,蝶步莺声,举手投足,细入肌理。“十八步科母”群舞素雅别致,文都艺苑春满梨园。

另一个节目中,欢快诙谐的高甲音乐,引出泉州高甲“群丑闹春”。梅花奖得主陈娟娟领唱,“傀儡丑”“公子丑”“家丁丑”“家婆丑”竞相献技,妙趣横生。

这两大节目是由著名导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吕忠文编导。他告诉记者,高甲丑行的节目,聚集了大泉州各地的高甲戏演员,是高甲丑角艺术的一次探索、研究和展示。

南音“碰撞”交响迸发出震撼效果

录制演出中,恢宏大气、旋律优美的南音交响专场节目令人印象深刻。婉声箫音化作无尽遐想,而交响乐所特有的磅礴气势,巧妙地融入南音古乐里,令人叫绝。

这个由著名作曲家王丹红创作,由泉州南音乐团和泉州交响乐团联合演绎的节目,为古诗赋新韵,集合了阮、南音琵琶、洞箫和现代交响乐器,让音乐从单线的清丽之音过渡到多种乐器的绮丽多彩。

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曾家阳说,王丹红多次来泉州采风,在听了大量南音乐曲后,进行乐器的重新编排,以律动化的伴奏音乐形式将古老南音歌曲化。

浓浓年俗味扑面非遗技艺精绝引惊呼

在主舞台的背面,“泉州年俗”展区内,各色古早味泉州小吃香气四溢,传统手工艺匠人纷纷携绝活亮相。

非遗项目“火鼎公火鼎婆”第三代传承人、今年50岁的吴润珠,非遗项目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市级传承人黄雪玲,出身锡雕世家的杨峰峪等,在现场展现精湛技艺,令人惊叹。

▲戏曲晚会年味十足,演员们忍不住合影留念。

来源:福建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