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白茶的分类及标准:
1、按采摘原料品级: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2、按白茶存放年份:新白茶和老白茶;
3、按白茶形态不同:散茶和饼茶;
4、按树种的分类:菜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豪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水仙茶、福云6号茶、景谷大白。
一、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1、白毫银针:全部用芽头制成;芽头肥壮、全身披满白毫、带有小叶壳(即有一旗一枪的外形特征)。
2、白牡丹: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成;芽头稍肥壮,白毫明显,叶片怀抱毫心,姿态优美。
3、贡眉:用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制成;对比春茶颜色更为丰富,叶片有古铜色、黄褐色等,且叶片体积更大,表面腊质更丰富,茶梗也更粗大,整体看起来更加庞大。
4、寿眉:颜色光彩绚丽,春寿眉的颜色多为绿色为主,而秋寿眉的颜色则为迷彩色,颜色斑斓,层次分明。
二、新白茶VS老白茶
1、新白茶:颜色多为鲜嫩的颜色,整体以绿色、银白色居多;
2、老白茶:颜色相比新白茶更加深沉,整体颜色以黄褐色、古铜色、银灰色居多。
福鼎白茶储存中的变化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一年茶:因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所以刚制作出来的头年白茶,滋味相对单薄,品饮起来口感稍欠丰富。
三年药:白茶很奇妙,要是把她好好珍藏两三年,在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变化,香气转陈,汤色逐渐由浅杏黄转化成杏黄色或者再深些。品饮时香气醇和,滋味渐柔。可消炎避暑,降火清热,养肝护肝,养心提神。
七年宝:白茶存放至五六年就算老白茶了。随着时间的陈放,白茶特有的毫香也变得越来越醇厚。滋味香浓,汤色呈琥珀色,红亮透明。到达这个年份的白茶,防暑、解毒、防过敏的功效更加明显,每日喝上几杯热腾腾的老白茶,会感觉整个人都很放松。
三、散茶VS饼茶
1、散茶:是白茶从茶树上分离、加工后形成的状态,散茶蓬松,体态自然。
2、饼茶:是在散茶的基础上塑形而来,常见的为贡眉饼、寿眉饼、牡丹饼等。
四、树种区别
1、菜茶(产地:建阳、政和、福鼎)
菜茶在白茶产区也被称为小茶、土茶,它并不是单一茶树品种的名字,而是个统称——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有性繁殖的茶树群体种。换一句话说,凡是经过种子成长起来的茶树,都叫“菜茶”。
2、福鼎大白茶(产地:福鼎)
福鼎大白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华茶1号”,又名白毛茶,原产于福鼎太姥山,年由柏柳乡陈焕移植家中繁殖成功,在今后
的多年中被广泛种植于白茶的各个产区。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和浙江、湖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北、等省有大面积栽培。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
3、福鼎大豪茶(产地:福鼎)
福鼎大豪茶,也叫“华茶2号”,简称大豪,原产福鼎市点头镇汪家洋村。20世纪70年代后,江苏浙江,四川,江西,湖北,安徽等省区大面积栽培。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认定国家品种,编号GS--。
4、福安大白茶(产地:福安、政和、松溪)
福安大白茶又名高岭大白茶,原产于福建省福安市康厝乡,主要分布在福建东部、北部茶区。广西、安徽、湖南、湖北、贵州、浙江、江西、江苏、四川等省、自治区也有栽培。
5、政和大白茶(产地:政和、松溪)
政和大白茶又称政大,原产于政和县铁山乡高仓头山。年,被定为中国茶树良种。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将其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GS-。
6、水仙茶(产地:建阳)
水仙茶又名水吉水仙或武夷水仙。原产于福建省建阳县(现改为建阳区)小湖乡大湖村,栽培历史余年。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将其认定为国家良种,编号GS-。
7、福云6号茶(产地:福安、政和)
福云6号是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于~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培育而成。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GS-。
8、景谷大白(产地:云南)
景谷大白产自云南景谷县,制成的白茶叫“月光白”,白毫和福鼎白茶相比较少,在毫香和鲜爽度上来说差一些,但是香气浓郁、茶汤醇厚饱满,也几句特色,并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